贸易战、技术封锁、疫情舆论战、核武竞赛......层出不穷的消息持续撩拨大众神经,仿佛中美两国的脱钩已经箭在弦上。
看了太多的宏大叙事和政治议题,有味财经试图通过梳理洋快餐入华30多年的生长脉络,为你呈现一个中美关系复杂性的鲜活商业样本。
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30年,经历了落地生根、本土化运营研发和全面中国化的递进式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维度来观察:
员工 : 63万名员工都来自内地
采购 : 食品原料大部分来自圣农、三全、思念、三元等中国公司
研发 :油条、豆浆、粥、烤串等本土产品层出不穷
股东 :百胜中国已独立上市,而麦当劳中国已经更名为金拱门,核心股东是中信资本。
你能分得清:它们是美国公司还是中国公司吗?真要脱钩该如何脱钩?
它们不仅已经渗透到了城市生活的日常细节,而且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基因改造。
洋快餐的生活渗透率:
约会圣地 连锁公厕 深夜食堂
洋快餐入华的时间节点,高度吻合中美关系的发展节奏。
根据盖洛普民意调查,1989年初,70%的美国人对中国有好感或极有好感。这一年,老布什就任美国总统,第一次出访就是到中国,这在美国总统中是前所未有的。
与大国关系的大气候相呼应,肯德基和麦当劳也前后脚地进入中国市场:
1987年11月,肯德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开出了第一家店。
1990年10月,麦当劳在深圳解放路开出第一家店。
在之后的30年里,洋快餐不断扩张,逐步渗透在中国城市人的日常生活,除了是一个吃饭的场景,还承担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角色:
约会圣地: 在入华之初,吃一顿麦当劳、肯德基,对当时中国的小年轻是一件洋气、体面、彰显个性、表达品位的事情,麦肯餐厅成为年轻人的约会圣地,还有不少年轻人结婚也选在这里。麦当劳叔叔和肯德基爷爷成为中国人最有亲切感的美国人物形象。
连锁公厕: 随着洋快餐在中国城市的落地生根,它们还有另一个被人们所熟知的名字--全国最大的连锁公厕。很多城市人,在逛街时如果内急,第一反应不是找公厕,而是找麦当劳和肯德基,可以说,洋快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公共设施。
深夜食堂: 一座座偌大而繁华的城市里,当喧嚣散尽、万物归寂之时,24小时营业的麦、肯餐厅却开始了另一种生活,特别在车站附近的门店,经常被各色各样的人充实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堆满了角落,宛若一个避难所,曾经有人专门拍摄过深夜麦当劳里的众生相。
洋快餐的基因改造率:
中国员工 中国采购 中国股东
截至2020年2月,麦当劳中国在内地雇佣员工人数超过18万人。而百胜中国(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母公司)在中国雇佣员工人数超过45万人。
在产品上,肯德基精准洞察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开启了疯狂的本土化魔变:陆续推出油条、豆浆、串串、卤味、豆花等中国风产品。连风格保守的麦当劳也推出了不同系列的米饭产品。
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供应链结构也随之充分本土化。
肯德基的供应商有思念、三全等中国民营食品企业巨头。而麦当劳的供应商北京三元不仅供货,还拥有北京麦当劳50%的股份,间接拥有广东麦当劳25%的股份。
而在股份层面,两家也可谓是地道的中国公司了。肯德基在华门店归属的百胜中国,已经是独立的上市公司。
2017年7月,麦当劳与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运营和管理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麦当劳由此站入了“国家队”。麦当劳中国工商登记变更为“金拱门”。
有人就戏谑说,“这个名字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不知道是否有一天会变成中信大排档”。
洋快餐映射中美关系:
打断骨头连着筋!
洋快餐的一步步中国化,是中美关系融合的一面镜子,映射的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现实关系。
中美建交40多年来,无论政治理念、军事力量、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都发生过多次局部摩擦,但两国的商业生态和消费文化却从初期的勾肩搭背逐渐走向水乳交融,直到今天早已血脉相连。
所有快速行进中的现实,总会让人误以为国际关系是小孩子过家家:说翻脸就翻脸。只有穿透历史,拉长时间轴,才能明白:所有关系都是动态演进和深度渗透的。
只要美国民众还穿着Made in china的衣服,中国民众还吃着麦当劳的汉堡、肯德基的油条,中美彻底脱钩都只是政客们的博弈戏码,而非民众的情感选择,更非市场的协同意志。